Skip to main content

日進日新四十載:感發人心,致知達人

文: 林葦葉教授

a pure background with some Chinese characters

《論語‧雍也》記載,有一回,子貢向孔子請教仁德。孔子大抵是中國歷史上最善於照顧學習多樣性的模範老師,總能根據學生的個別程度和需要,針對當下情境的關鍵特徵,給各人提出互有差異的適應性回饋。子貢家境富裕,而且資聰材敏,又有受教育的機會,盡得先天與後天優勢,自然較別人容易成功。孔子因材教人,乃解釋仁德為「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」,「立」本義是站立,引申指成就、建樹,「達」本義是暢通無阻,引申指得志、實現理想,即希望自己有成就,便使別人也有成就;希望自己實現理想,便使別人也實現理想。立與達聯類對舉,皆有成功的意味,而希望自己成功,是學習者的志向和抱負,讓别人成功,則是教學者的襟懷和事業。孔子告訴子貢和後世:學與教是生命的最高價值。

 

中國傳統以來最提綱挈領的教育話語,蓋在《大學》。《大學》原是《禮記》——秦漢之際注解《禮經》的結集——諸章之一,唐宋以後益備重視,特別是朱熹,認為其中內容楬櫫了教育的目標、階段與方法,於是重編獨立成書,列為《四書》之首。《大學》開宗明義綱舉教育目標「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」,「親」通「新」,親民即新民,指「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」,即彰顯人性的潛能美德,並推己及人,也讓別人日新進步,做到盡善盡美且堅持不變;如果能夠天天更新,便當天天更新,持續不斷。兩句的宗旨與己立立人、己達達人互通。為達成目標,《大學》條陳了教育過程的具體階段和方法,包括格物、致知的學習,誠意、正心、修身的踐行,以及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改變世界。香港大學校訓「明德格物」,便是舉「明德」以賅整個教育目標,舉「格物」以賅全部階段和方法。而一切都從格物、致知開始。

 

格物與致知是一對密切關聯的觀念,有時並稱「格致」,《大學》提出「致知在格物,格物而後知致」。先說「物」,兼指事與物而言。至於「格」,本義是長樹枝,樹枝長便伸展到其他地方去,因此引申指去到、來到,又引申指極致;樹枝長還會相交扞格,故又引申指交叉木條搭成的欄栅或支架,而欄栅或支架之有其功能,在於搭架得宜,具有應該如此的規格,所以也引申出榜樣、格式、標準,以及推究、糾正的意義。以上「格」的多重義項,構成了「格物」一詞的豐富內涵,尤以後者最為重要。後世多採朱熹的見解,認為格物乃格物窮理,即學習須去到外在世界的具體事物之中,而萬事萬物,各有自身所以然的道理,方成為該事該物,學習者當一一考察、推究,窮盡其中道理,累積體驗,並且舉一反三、聞一知十,通過類推把握天下所有事物。用現今的說法,從個別事物到事物的圖式、框架,建立對事物的心理模型,最能貼切格的意思,庶幾與格物近似。 

 

致知與格物對文,「致」與「格」都有到達、極致的意義,唯「致」還有主動的招致義,和獲得的成就義。因此致知既是格物的結果,更是學習者主動慎思、明辨格物所得種種道理的學問,推求到極致,所產生的全面知識和真切智慧。孔子很重視學習的能動自發性,《論語‧述而》記述他說「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;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」,即學生未有強烈求知欲,想說卻說不清楚的時候,不去啟發他們;當他們未能舉一反三時,也先停下來不教導。這是從教學者的角度講致知。《論語‧為政》記述孔子說「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」,即到了三十歲有成就,到了四十歲,遇事物能明辨其中道理,不生疑惑,不受迷惑,從《大學》的觀點看,此乃格物和致知的成效。

 

格物與致知,無疑分別側重在學習對象(事物)和學習主體(人心)之上,跟科學的理路有呼應處,事實上,明清時候西方學術傳入中國,當時便以「格致之學」稱呼科學。不過,格物、致知最終還須回到人心的生活世界,「感發天下之心」(見蘇軾〈禮論〉),即感動心靈,激發情感,感受、體會世界活潑潑的勃勃生氣,運用從事物得來的道理、知識,讓世界變得更富福祉,邁向美善。

 

孔子身後,子貢承擔起執掌孔門的責任。他感動了人們心靈,激發人們思辨,以獲致知識,好讓人們實現理想。終能成功弘揚孔子之道,昌明於後世,前薪雖燼,後薪以續,火傳不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