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ducation Column
非華語中學生 學中文一樣得
「非華語學生」根據香港教育政策,是指「家庭常用語言不是中文」 的學生。提升少數族裔的中文能力,有助他們融入社會,增加向上流的機會;反之,則可能局限其升學的選擇及將來的職業發展。由於非華語中學生的背景非常多元,因此他們的中文學習能力及表現不能一概而論。根據 2021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「應用學習中文(非華語學生適用)」科的統計數字,逾八成半考生獲取「達標」 或以上的成績,超過兩成更獲評「達標並表現優異」。雖然報考此科的人數較少,未能完全反映香港約1萬名非華語中學生的整體水平,但證明了非華語學生絕對有能力學好中文。
香港樂施會與港大教育學院在2020年聯合發表研究,指出社會資源及支援不足、語言障礙、文化融合、貧窮、歧視及定型等因素,令非華語學生在教育方面相比本地華語生處於劣勢。該研究亦顯示,不足四成中文科教師有信心教導非華語生達至與華語生相若水平。按香港社會人口的發展趨勢,未來非華語中學生的比例預計持續增加,一般學校取錄非華語學生也會愈來愈普遍,中文課堂的教學對象來自多元的文化背景,將是大勢所趨。筆者發現華語對於本地部分少數族裔學生而言,可能是他們的第三或第四語言,可想像在香港教導非華語學生中文是如何困難及複雜。香港社會確實需要投放更多資源,研究教學法及支援製作教材,讓非華語學生獲得適切的中文教育。
筆者建議中文教師集中輔助學生,發掘自己懂得多種語言的優勢,走出「中文不夠好」的思維,轉變為肯定自我具備多語才華的「獨特的人」,讓他們充滿自信和耐心克服學習困難。在課程設計方面,教師可參考「文化回應教學」(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)策略: 一、從學生個人經驗及生活環境出發,善用學生的母文化作為橋樑,鼓勵他們擔當知識提供者。例如邀請他們以多媒體方式介紹民俗食品及節日,如開齋節、尼泊爾新年等;二、利用社區作為教學資源,教導他們認識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中文資訊,例如食肆餐單、超市商品介紹、交通路線圖、醫療健康資訊等,這些在社區輕易取得的資料都可變成教材。本地非華語學生普遍喜愛動態和活潑的學習方式,教師也可帶領學生到社區內聆聽街坊的故事,增進對自己社區的認識,加強歸屬感,亦有助社區人士加深對非華語學生的了解;三、鼓勵華語生與非華語學生一同學習,讓不同背景和能力的學生互相扶持,促進學生共融,領略「和而不同」的道理。
對於非華語學生的家長,即使他們不懂中文,亦可主動與學校的中文教師溝通,以支援子女在課餘自己學習中文,於家中營造合適的學習中文環境,提升學生在家自習中文的效果。
助理教授戴忠沛博士